空間設計新成員—竹元素
竹元素是空間設計中的多變手,具有極高的經濟、藝術與文化價值,是我國傳統元素中綜合利用率較高的材料。而其以獨特的文化藝術內涵在傳統元素之中煜煜輝,在空間設計中獨領風騷。竹元素所營造的獨特藝術氣息和茶文化渲染出的清新氛圍非常契合,兩者相通相融,對于茶空間的打造往往有出其不意之效果。
作為“四君子”之一的竹子,其挺拔秀麗的外形,剛健而中空的品性,備受人人雅士的推崇。竹子作為裝飾材料應用到室內和空間設計中的歷史源遠流長,古人向來有在庭院中種竹子以明其志向的傳統。
隨著現代竹技術與竹工藝的發展,除了原竹,越來越多的竹元素的產品被應用到室內空間的裝修中。一方面,綠色的竹產品蘊藏著生命力,為茶空間增添了活力與生機;另一方面,不同的加工竹產品通常都是天然的灰黃色或者碳化色,其質感和色調能讓人產生明快、溫暖、愉悅的感受。
竹元素的表現形式具有多樣性,不同形態的竹產品能打造出不同的茶空間。比如,運用竹條與玻璃組合,以屏風的形式,作為不同區域和空間的隔斷,而且還有裝飾的功能。以原竹作為橫梁,或者將竹子作為竹門窗,充分利用竹元素進行空間格局的點綴和分化。
設計中我們要盡可能利用竹材自身材質肌理和結構來完成空間環境的設計。竹材表面光滑,有很好的質感,通常作為纖維藝術表現時,大多以竹子紡織產品出現,紋理緊密排列整齊,走向一致,且有一定的韌性和硬度。此外,還將其造型形態作為裝飾紋樣運用在室內設計中,特別具有藝術感染力。
在現代的空間營造中,光影裝飾效果非常重要。利用竹編做成的各種竹產品與自然光、燈光營造組合,運用在室內設計中,除了在視覺上滿足人們的需求外,還能更好的增加室內空間氣氛和 藝術性,創造出質,光,色協調統一的室內環境。
竹子在茶空間設計中的運用實例:
(一)竹結構
竹結構是指用竹材制成的結構,它主要是一種空間的結構編織。在用于一般跨度的房屋時,竹子可采用抗承載力連接式竹架,用于跨度較大的房屋時,可采用金屬構件連接。這種連接方式展現了竹子特有的空靈,以結構空間來達到功能和藝術效果的完美結合。如馮紀忠在上海方塔園中設計的何陋軒。
(二)意象竹
以意向、寓意的表現方式運用在室內設計中,重要的是傳達一種直觀的刺激和賦有寓意的人文關懷精神。以下分別從活竹 子、無生命的竹材和竹子題材裝飾類三個方面加以闡述。
01活竹子
由于竹子具有生長速度快、易成活等自身優良的特點,將其移入室內空間中,不僅能起到裝飾、觀賞和調節氣候的作用, 還能營造出古樸風雅的韻味,并結合室內環境建立起人與自然合一的空間境界。如北京老胡同的曲廊院改造,利用玻璃曲廊的形式將竹林融入到茶空間中。
02加工竹子
其一,竹子常以竹竿、竹編織、竹板等形式運用于室內墻面、地面、天花、門窗等界面裝飾,此外還用于陳設裝飾品, 如博古架、陳設架、竹墊、竹椅等。其二,作為竹家具,尤其是清代廣式竹節紋造型家具在當時十分流行。近年來,竹家具在酒店、飯店、現代室內家居等場所廣泛使用,還有不少家具設計師以合成的竹板材來做明式家具,其效果可以媲美傳統木材。
03竹材面板
作為建筑面材的竹人造板常見的有竹膠合板,常見與地面、墻壁、吊頂、櫥架、桌子等裝飾。如在長城腳下的公社住宅設計中,竹膠合板漂亮的拋光外皮呈現出波浪形花紋,從而使整個室內空間即統一又有變化。
以清新、淳樸為主旨,以崇尚自然、人性化為根本,這是空間設計不變的風尚。竹材在茶空間設計中要因人而異、因地制宜,利用竹材與現代工藝技術,創造出人與自然和諧的,甚至有禪意的茶空間。
竹元素的運用目的是為了給茶空間營造一種高雅的氣氛與意境,而大都數的茶空間營造者對竹元素的精髓領會不夠,竹元素的材料往往運用過多,或者形式考慮欠妥,整體的茶空間文化氛圍被過度運用所淹沒,凸顯不出真正的文化內涵。